CNET科技資訊網 1月8日 北京消息(文/黃當當):如今,不同行業(yè)對于電腦都有著不同的解讀,它既是前沿科技產品,也是非常重要的生產力工具。尤其是對于大多數朝九晚五忙碌于寫字樓間的白領而言,一臺高效的辦公PC就猶如手中的一把利器。
如何保證高效率這也是企業(yè)一直在探尋的問題。一臺高效的PC絕不僅僅是硬件配置的參數堆砌,與其相反,PC的性能、運行速度、穩(wěn)定性都是決定生產效能的因素。PC運行速度快,就能大大提升工作效率,然而PC運行緩慢、卡頓,不僅影響了效率,還讓人有種想撞墻的沖動。
此外,在大多數企業(yè)里,還存在一些讓人糾結的問題。比如,電腦總是處于還“能用”的狀態(tài),但是“能用”與“好用”之間,耽誤的時間、效率,以及在辦公室造成的消極影響卻沒有被計入成本。為此,企業(yè)在力爭高效生產力之時,就必須要采取一些措施來“防患于未然”。
在提到PC效能時,有一個名字一定要被提及,那就是——SYSmark。你或許感到陌生,但它確確實實影響了PC相當一段時間的測試歷史。事實上,在提及SYSmark時,BAPCo是一個不能忽略的名字。其實很多人并不熟知這個組織,但它的“豐功偉績”就在于PC效能領域的25年底蘊。
BAPCo這個組織與PC效能有啥關系?
BAPCo(Business Applications Performance Corporation)為非營利的產業(yè)聯盟,成員包括領導性的獨立測試實驗室、電腦硬件制造商、半導體制造商,以及軟件發(fā)行商。
目前該組織共有20家會員,包含宏碁、ARCIntuition、ChinaByte、 CNET、仁寶、Dell、Hitachi、HP、Intel、 英業(yè)達、LCFC、Lenovo、Microsoft、 和碩、廣達電腦、Samsung、Toshiba、 WesternDigital、緯創(chuàng)資通、Zol等, 并且在全球50多個國家中被大量使用,受到政府機關、電腦廠商、及媒體的廣泛采用及信任。
從誕生至今,BAPCo已有25年歷史,BAPCo此次進軍亞洲市場,除了引進最新版本的SYSmark 2014 SE,宣導測試軟件的重要性之外,更為重要的目的在于號召亞洲的科技大廠一同加入到BAPCo的隊列,共同制定符合個人電腦發(fā)展的測試工具。
盡管,當下很多人認為伴隨著處理器效能日益進步,效能測試軟件的重要性不若以往。但BAPCo聯盟董事Tony Freitas認為,這是一個錯誤的觀念。
他表示,“現今消費者已無法透過處理器的運算時脈,判斷個人電腦擁有的資料處理能力,而且處理器時脈高低與執(zhí)行應用軟件的效能并非全然有關,因此反而凸顯測試軟件的重要性,也是促進BAPCo持續(xù)推出新版SYSmark的原因。”
SYSmark 2014 SE:PC性能測試標桿軟件
SYSmark,是由BAPCo推出的一整套用于測試電腦的商業(yè)運算性能和制作性能的軟件。簡單來說,它可用于考察整機及配件產品(主要是CPU及芯片組的測試)的性能和穩(wěn)定性。
事實上,自1991年開始,SYSmark效能標桿測試就受到全球IT管理人員、電腦OEM廠商、媒體和分析師的廣泛采用。SYSmark軟件是通過在以真實、貼切的應用軟件以及模擬真實用戶在計算機上的操作來得出計算機的性能數據。
它能夠采用科學的方法將廣泛的調查結果歸結為一種可應用的模式,并且結合多種測試軟件的理念來評估一套系統的性能。使用者可以通過它得到不同平臺之間的數據并加以對比,該數據具備一致性和可靠性。這就如同BAPCo組織在建立之初的愿景:在真實的應用環(huán)境下,進行有價值的系統性能評估。
而SYSmark 2014 SE(第二版)在此基礎上更近一步延伸,除了既有的應用程軟件效能測試外,還加入反應速度情境來模擬使用者在日常使用時所遇到的諸多使用體驗痛點,包括執(zhí)行任務、多分頁式網頁瀏覽、視頻處理、文件壓縮、程序安裝等等。
此外,SYSmark 2014 SE還加入一項新功能——測量能源消耗的功能,讓企業(yè)及政府單位能夠消耗電量納入其內部成本的采購預算之中。
BAPCo行銷總監(jiān)Nathan Harley解釋,各品牌個人電腦的能源消耗迥異,即便用電量僅有2%差異,但當企業(yè)內部電腦數量達到數百臺之后,此些許電力消耗差異勢必會累積成可觀的費用,長期下來勢必會墊高整體營運成本,是采用人員不可忽視的重點。而SYSmark 2014 SE能恰好解決這個難題,他認為新版SYSmark勢必將在市場上刮起旋風。
繼SYSmark 2014 SE之后,BAPCo也透露,正在規(guī)劃2017年1月發(fā)表新版 TabletMark,并會依照市場趨勢加入更健全的Android、iOS 以及 Windows各大平臺測試機制,為多種裝置提供有意義的實際應用比較。最新TabletMark版本將全面支持微軟的Universal Windows Platform,這意味著可以同時評測性能及電池續(xù)航能力,也支持自動化測試。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勵
騰訊ARC實驗室推出AudioStory系統,首次實現AI根據復雜指令創(chuàng)作完整長篇音頻故事。該系統結合大語言模型的敘事推理能力與音頻生成技術,通過交錯式推理生成、解耦橋接機制和漸進式訓練,能夠將復雜指令分解為連續(xù)音頻場景并保持整體連貫性。在AudioStory-10K基準測試中表現優(yōu)異,為AI音頻創(chuàng)作開辟新方向。
Meta與特拉維夫大學聯合研發(fā)的VideoJAM技術,通過讓AI同時學習外觀和運動信息,顯著解決了當前視頻生成模型中動作不連貫、違反物理定律的核心問題。該技術僅需添加兩個線性層就能大幅提升運動質量,在多項測試中超越包括Sora在內的商業(yè)模型,為AI視頻生成的實用化應用奠定了重要基礎。
上海AI實驗室發(fā)布OmniAlign-V研究,首次系統性解決多模態(tài)大語言模型人性化對話問題。該研究創(chuàng)建了包含20萬高質量樣本的訓練數據集和MM-AlignBench評測基準,通過創(chuàng)新的數據生成和質量管控方法,讓AI在保持技術能力的同時顯著提升人性化交互水平,為AI價值觀對齊提供了可行技術路徑。
谷歌DeepMind團隊開發(fā)的GraphCast是一個革命性的AI天氣預測模型,能夠在不到一分鐘內完成10天全球天氣預報,準確性超越傳統方法90%的指標。該模型采用圖神經網絡技術,通過學習40年歷史數據掌握天氣變化規(guī)律,在極端天氣預測方面表現卓越,能耗僅為傳統方法的千分之一,為氣象學領域帶來了效率和精度的雙重突破。